-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痔瘡脫肛通常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不良排便習慣、長期腹壓增高、肛門局部解剖結構異常、感染因素、身體虛弱等。 1.不良排便習慣:長時間蹲廁、排便用力過度,會增加腹壓,導致直腸黏膜脫垂,引發痔瘡脫肛。 2.長期腹壓增高:慢性咳嗽、前列腺肥大、妊娠等,使腹內壓力長期處于較高水平,容易誘發痔瘡脫肛。 3.肛門局部解剖結構異常:如直腸周圍組織松弛、肛提肌和盆底筋膜薄弱等,對直腸的固定和支持作用減弱。 4.感染因素:肛門周圍的炎癥感染,如肛竇炎、直腸炎等,可引起直腸黏膜充血、水腫,增加脫肛風險。 5.身體虛弱:營養不良、年老體弱、久病臥床等,導致肌肉無力,肛門括約肌功能減退,易出現痔瘡脫肛。 總之,痔瘡脫肛的原因較為復雜,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日常生活中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保持規律的排便、避免久蹲久坐、積極治療基礎疾病等。若出現痔瘡脫肛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肛腸科就診,接受專業治療。
2024-11-12 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