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欽泰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耳鼻咽喉科
-
耳廓邊緣長疙瘩且有變化,可能是蚊蟲叮咬、毛囊炎、皮脂腺囊腫、耳廓假性囊腫、耳廓血管瘤這5種情況引起。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2014-06-12 09:06
1.蚊蟲叮咬:蚊蟲叮咬后會引起局部炎癥反應,出現紅腫疼痛,之后可能變紫。一般可自行緩解,癥狀明顯時可涂抹爐甘石洗劑、糠酸莫米松乳膏等。
2.毛囊炎:多由細菌感染毛囊引起,會有紅腫疼痛,炎癥消退后可能變大變紫。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
3.皮脂腺囊腫: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逐漸淤積形成。若繼發感染會有疼痛,感染控制后可能變大變紫。治療常需手術切除。
4.耳廓假性囊腫:病因不明,可能與局部受到機械性刺激有關。表現為耳廓局限性隆起,多無疼痛,可穿刺抽液并加壓包扎。
5.耳廓血管瘤:屬于血管畸形,初期可能無明顯癥狀,隨著瘤體增大,可能出現顏色改變。治療方法包括激光治療、手術治療等。
總之,耳廓邊緣長疙瘩且出現變化的原因較多,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建議及時到皮膚科就診,明確診斷后進行相應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