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磊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肝膽外科
-
膽結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常見的包括膽囊息肉、膽囊結石、膽囊腺肌癥、膽囊癌、膽囊炎導致的增生等。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3-09-12 10:16
1.膽囊息肉:多為良性,一般無癥狀,常在體檢中發現。若息肉較大或有惡變傾向,可能需手術治療。
2.膽囊結石:與膽汁成分改變、膽囊收縮功能異常等有關。小結石可能無癥狀,大結石可導致膽絞痛、膽囊炎。治療方法有藥物溶石、手術取石等。
3.膽囊腺肌癥:膽囊壁增厚,可能與膽囊黏膜增生有關。癥狀不明顯時定期復查,嚴重時需手術。
4.膽囊癌:惡性程度較高,與膽囊結石長期刺激、膽囊息肉惡變等有關。早期手術效果較好。
5.膽囊炎導致的增生:炎癥反復刺激膽囊壁,可形成結節樣改變。需抗炎治療。
發現膽結節后,應進一步檢查明確性質,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