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黨保平 主治醫師
西京醫院
三級甲等
骨科
-
您好,膽汁淤積癥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發癥,通常表現為皮膚瘙癢,沒有皮膚破損,而且瘙癢持續時間長,呈現為白天輕,夜晚重,多于分娩后1到2天內癥狀逐漸緩解,大多數患者會出現黃疸,表現為鞏膜及全身皮膚黏膜黃染,根據國內外研究結果,黃疸的孕婦其羊水糞染、新生兒窒息及圍產兒死亡率都會顯著增加,所以膽汁淤積綜合征是危及胎兒生命安全的圍產期重要疾病之一,應該早期診斷治療。
2018-07-06 01: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ICP(妊娠合并肝內膽汁淤積綜合癥):主要發生在孕晚期(80%在孕30周后出現),少數發生在孕中期,以皮膚瘙癢和膽酸高值為特征。對孕婦可引起維生素K吸收減少,使凝血功能異常,導致產后出血,發生糖脂代謝紊亂。對胎兒可引起宮內發育遲緩,胎膜早破,胎窘,自發性早產,羊水胎糞污染,胎兒突然死亡,新生兒顱內出血等。
2.病因尚不清,常有口服避孕藥史或家族史,可能與妊娠體內雌激素水平大幅度增加有關。
3.瘙癢程度不一,呈持續性,白輕夜重,癢從手掌和腳掌開始,逐漸向肢體近端延伸甚至可發展到面部,嚴重瘙癢時可引起失眠,疲勞,惡心,嘔吐,食欲減退,脂肪痢。四肢皮膚可見抓痕,皮膚在瘙癢發生數日至數周出現輕度黃疸伴尿色加深,肝大,質軟,有輕壓痛。
4.輔檢:A,血清膽酸測定,是早期診斷ICP最敏感的方法,ICP患者CG(甘膽酸)濃度在孕30周時突然升高至2—
2.5Umol|L為正常水平的100倍左右,并持續至產后下降,約5—8周后恢復正常。B,肝功能:ALT,AST輕至中度升高,為正常水平的2-10倍,部分患者血清膽紅素輕至中度升高,很少超過85.5Umol|L,C,產后胎盤病檢見母體面,胎兒面及羊膜有不同程度的黃色和灰色斑塊,絨毛膜板及羊膜有膽鹽沉積。
5.需與肝炎,任高征,妊娠急性脂肪肝等鑒別。
6.治療:
(1)左側臥位,間斷吸氧,給予高滲葡萄糖,維生素類及能量。
(2)a.考來烯胺:4g每次,2-3次每日口服,同時補充維生素K和脂溶性維生素。.b笨巴比妥,
0.03g每次,3次每日口服,可連用2-3周。c.地塞米松,每日12mg口服連用7日,后3日逐漸減量至停藥。d.熊去氧膽酸,可改善胎兒胎盤單位的代謝環境延長胎齡,15mg|(kg*d),分3次口服,共20日。停藥后若癥狀和生化指標波動可繼續用藥。
(3)加強產前監護,測胎動,從孕34周開始每周行NST,定期B超防止羊水過少發生。
若孕婦出現黃疸,胎齡達36周或羊水量漸少以剖宮產結束分娩。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皮膚瘙癢是ICP(妊娠期肝臟膽汁淤積癥)的首發癥狀,始于妊娠6周以后的任何時間,隨著妊娠月份增加而加重。孕三月時,膀胱隨著子宮逐漸向前上方抬升,多數人會有尿頻癥狀,孕四月后可好轉。
2016-06-03 14:3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膽汁淤積綜合癥孕婦發生的主要原因,可能和孕婦的激素分泌有一定的關系.輕者血液檢查可見血清膽紅素增高;重者可有皮膚鞏膜黃染表現.如果比較嚴重會影響到胎兒的,必須得進行治療.
2016-06-03 14:4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一個月了怎么還有黃疸啊。你要給寶寶曬太陽哦,要直接曬的,早上9點之前下午4點以后,一般都這么說。
2016-06-03 14:53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肝內膽汁淤積癥? 肝內膽汁淤積癥是指肝細胞排泄膽汁功能障礙、膽汁分泌的抑制或膽汁流障礙(如膽管通道梗阻)致使膽汁到達十二指腸的量減少而言。膽汁成分反流入血中,使血液中僅膽汁酸增高而膽紅素正常,稱為膽汁淤積或淤膽,若血中膽汁酸和膽紅素均增高則稱為膽汁淤積性黃疸。淤膽是指膽汁的生成或排泌障礙,使膽汁成分在血中潴留,包括膽汁酸、膽紅素、膽固醇、ALP同工酶、5’-NT、γ-GT等,脂蛋白也常增高。根據膽汁淤積發生部位不同,通常以肝門為界限分為肝內和肝外膽汁淤積兩大類。病理上肝內膽汁淤積以小葉中央周圍肝內膽汁淤積癥為著,肝外膽汁淤積時膽汁淤積可在葉間膽管見到,肝實質有膽汁漏出。電鏡下有毛細膽管擴張,內有膽紅素管型。臨床上以黃疸與瘙癢、黃瘤、消化道癥狀為其特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