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曉蕊 副主任醫師
南寧眼科醫院
癲癇
-
癲癇病史患者出現癱瘓,可能是由腦部損傷、神經功能障礙、腦血管疾病、藥物副作用、電解質紊亂等多種因素引起。 1.腦部損傷:癲癇發作時的強烈電活動可能導致腦組織受損,影響神經傳導,從而引起癱瘓。例如海馬體等關鍵部位受損。 2.神經功能障礙:長期癲癇發作可能使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擾,神經信號傳遞異常,導致肢體無法正常運動。 3.腦血管疾病:癲癇患者可能同時存在腦血管問題,如腦梗死、腦出血,影響腦部供血,引發癱瘓。 4.藥物副作用:某些抗癲癇藥物可能對神經系統產生不良影響,如苯妥英鈉、卡馬西平、丙戊酸鈉等,導致運動功能障礙。 5.電解質紊亂:頻繁發作或長期患病可能導致體內電解質失衡,影響肌肉和神經的正常功能,進而出現癱瘓。 總之,癲癇病史患者出現癱瘓是一個較為復雜的情況,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及時就醫,進行全面的檢查和評估,如腦電圖、頭顱 CT 或 MRI 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2024-11-10 15:5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您好,有癲癇病史現癱瘓可能會有大腦的出血或者梗死的地方,或者一些小的腔隙性梗塞灶。建議到正規醫院行腦電圖以及腦血流圖,還有就是顱腦的強化磁共振或者強化ct檢查,明確病因。為了防止肢體活動受限,引起血栓的形成,造成病情進一步的惡化,可以被動的進行肢體的活動。
2024-11-11 0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