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癱瘓是指個體的隨意運動功能發生障礙,主要由神經系統損傷導致,常見原因包括腦血管疾病、外傷、神經退行性病變、感染和腫瘤等。 1.腦血管疾病:如腦梗死、腦出血等,影響腦部供血,損傷神經,導致肢體無力或癱瘓。常見癥狀有單側肢體麻木、無力,言語不清等。 2.外傷:如車禍、高處墜落等導致脊髓損傷,引起受傷平面以下的運動功能喪失。 3.神經退行性病變:像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等,會逐漸影響神經功能,出現肌肉僵硬、動作遲緩,嚴重時可致癱瘓。 4.感染:如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破壞神經細胞,引起肌肉無力和癱瘓。 5.腫瘤:腦或脊髓的腫瘤壓迫神經組織,可造成相應部位的癱瘓。 總之,癱瘓的原因多樣,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診斷,以便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
2024-11-11 0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