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易偉民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針灸治療過程中,氣胸的發生率極低,主要與進針手法、角度、深度及個體差異有關。若操作不當,特別是在肌肉薄弱部位,如肩井穴附近或背部,對于體型偏瘦者,針刺過深可能損傷胸膜,引發氣胸。若感身體不適,請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幫助,遵循醫生指導進行治療,切勿隨意服藥。
2018-08-26 21:57
1.進針手法:正確的手法可以顯著降低風險,平刺進針,減少垂直穿刺。
2.角度控制:角度不宜過大,避免針尖直接指向肺部區域。
3.深度限制:掌握適當的深度,尤其是對肌肉層薄的部位,避免過度深入。
4.個體差異:體型偏瘦者胸膜下脂肪較少,針刺時需格外小心。
5.專業培訓:操作者需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能,熟悉人體解剖學,以預防此類并發癥。
盡管針灸引發氣胸的風險較小,但需嚴格遵守操作規范,由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員執行,以確保安全有效。一旦出現呼吸困難等癥狀,應立即就醫評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