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濤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肝膽外科
-
肝腫瘤確實可能引起黃疸升高,此現象通常與肝功能受損、膽紅素代謝障礙、膽管受壓阻塞等因素有關,影響膽紅素正常排泄,進而使血液中膽紅素含量增加,引發黃疸。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2018-08-23 22:02
1.肝功能受損:肝腫瘤破壞正常肝細胞,影響膽紅素轉化,未結合膽紅素在血液中積累。
2.膽紅素代謝障礙:腫瘤影響肝臟代謝功能,導致間接膽紅素轉化為直接膽紅素的過程受阻。
3.膽管受壓:肝內或肝外膽管受腫瘤壓迫,膽汁流動受限,膽紅素無法正常排入腸道。
4.膽汁淤積:膽管阻塞導致膽汁反流,膽紅素逆流入血,造成血中直接膽紅素水平上升。
5.肝細胞再生能力下降:肝腫瘤影響肝細胞再生,降低肝臟清除膽紅素的能力。
鑒于上述原因,肝腫瘤患者出現黃疸升高是常見現象,需要通過詳細的檢查評估黃疸的原因,并針對病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以改善黃疸癥狀,保護肝功能。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肝腫瘤? 肝腫瘤是指發生在肝臟部位的腫瘤病變。肝臟是腫瘤好發部位之一,良性腫瘤較少見,惡性腫瘤中轉移性腫瘤較多。可發生于肝細胞索、膽管上皮、血管或其他中胚層組織,轉移性腫瘤中多數為轉移性癌,少數為轉移性肉瘤。早期癥狀多不明顯,但病程一般發展迅速,當典型癥狀出現后往往提示病情已較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