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博煒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創傷骨科
-
膝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關節疾病,其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年齡、體重、創傷、遺傳、炎癥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注意運動方式和關節保護。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
2018-08-15 20:32
1. 疾病原理:膝關節炎主要是由于膝關節軟骨磨損、骨質增生、滑膜炎癥等導致。隨著年齡增長,軟骨逐漸退變;體重過重會增加膝關節負擔;創傷可能直接損傷關節結構;遺傳因素也有一定影響;炎癥如類風濕關節炎等可累及膝關節。
2. 癥狀表現:患者常出現膝關節疼痛、腫脹、僵硬、活動受限,嚴重時可能出現關節畸形。
3. 檢查診斷:一般通過 X 線、磁共振成像(MRI)、血液檢查等明確診斷,判斷關節炎的類型和嚴重程度。
4. 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常用非甾體類消炎藥如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依托考昔等,減輕疼痛和炎癥。還可使用氨基葡萄糖等保護軟骨。
物理治療:包括熱敷、冷敷、針灸、按摩、超聲波治療等,緩解癥狀。
手術治療:對于嚴重的膝關節炎,可能需要進行關節置換術等手術治療。
5. 日常注意:患者可以散步,但要注意控制時間和強度,避免長時間行走、爬坡、上下樓梯。注意膝關節保暖,避免受寒。
總之,膝關節炎患者需要綜合治療和管理,以減輕癥狀,延緩病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