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謝芳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脾虛易導致貧血,主要涉及脾的運化功能失常、氣血生化不足、營養吸收障礙、臟腑失養以及血液生成原料缺乏等方面。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8-08-08 13:48
1. 脾運化失常:脾主運化,若脾虛則無法正常運化水谷,水谷精微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影響氣血的生成。
2. 氣血生化不足: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虛后氣血生化乏源,不能為機體提供充足的氣血。
3. 營養吸收障礙:脾虛會使營養物質的吸收出現問題,身體缺乏必要的營養成分,如鐵、維生素 B12 等,進而影響造血。
4. 臟腑失養:氣血不足導致五臟六腑得不到充分滋養,功能減退,進一步影響血液的生成和代謝。
5. 血液生成原料缺乏:脾虛使得食物中的營養成分不能轉化為血液生成所需的原料,如蛋白質、葉酸等,從而引發貧血。
總之,脾虛是導致貧血的重要原因之一。當出現脾虛癥狀時,應及時調理,可通過飲食、運動、中藥等方法改善脾的功能,預防和治療貧血。常用的調理脾虛的中藥有歸脾丸、健脾丸、參苓白術散等,但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