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沈東英 醫師
上海市松江區新浜鎮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胸陽不振并非現代醫學中明確的心臟病診斷名稱。胸陽不振是中醫術語,主要指心陽不足、陽氣郁遏等情況。其可能與多種心臟疾病的癥狀和病因相關,如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1. 冠心病: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可出現胸痛、胸悶等癥狀。治療常包括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硝酸甘油等藥物。 2. 心律失常:心臟節律異常,如早搏、心動過速等。常用藥物有美托洛爾、胺碘酮、普羅帕酮等。 3. 心力衰竭:心臟泵血功能減退,引起呼吸困難、水腫等。治療藥物有呋塞米、螺內酯、地高辛等。 4. 心肌病:心肌結構和功能異常,如擴張型心肌病。治療可能用到依那普利、貝那普利、氯沙坦等。 5. 心臟神經官能癥:與精神心理因素相關,癥狀多樣。治療以心理調節為主,必要時使用谷維素、維生素 B1 等。 總之,胸陽不振是中醫對心臟相關癥狀的一種概括性描述,不能簡單等同于某種具體的心臟病。若出現心臟不適,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心內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并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
2024-11-27 2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