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盧穗琳 副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泌尿外科
-
尿路感染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多由細菌感染引起。其癥狀包括尿頻、尿急、尿痛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關于上藥后是否憋尿及憋尿時長,需綜合多方面因素考慮,如感染程度、所用藥物、個體差異、治療階段、后續護理等。如果身體不適,請盡快尋求醫療幫助,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莫自行用藥。
2018-07-31 20:00
1.感染程度:輕度感染時,上藥后通常無需憋尿;若感染嚴重,可能需要暫時憋尿以增強藥物作用,但時間不宜過長。
2.所用藥物:不同藥物的特性不同。例如,抗生素類藥物如頭孢呋辛酯、呋喃妥因、諾氟沙星等,其作用機制和在體內的代謝過程各異,對憋尿的要求也不同。
3.個體差異: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對藥物的反應不同。有些人可能上藥后短時間憋尿效果較好,而有些人則不適合憋尿。
4.治療階段:在治療初期,可能需要適當憋尿;隨著病情好轉,憋尿可能不再必要。
5.后續護理:除了上藥,多喝水、注意個人衛生等護理措施也很重要,這會影響是否需要憋尿及憋尿時長。
總之,尿路感染上藥后是否需要憋尿及憋尿時長,不能一概而論。患者應遵循醫生的建議,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同時,要積極配合治療,注意個人衛生,以促進病情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