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童武華
九江泌尿科醫院
糖尿病
-
壓瘡是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障礙,組織營養缺乏,致使皮膚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組織破損和壞死。又稱褥瘡。壓瘡護理一直是基礎護理的重中之重,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增長、癌性疾病的增長、重病病人數的增長,危重病人的臨床護理質量愈來愈得到重視。壓瘡好發于血運差、骨隆突處及易受壓部位,一旦發生壓瘡,不僅給病人帶來痛苦,加重病情,延長康復時間,嚴重時可因繼發感染引起敗血癥而危及病人生命。因此,加強護理,降低壓瘡的發生率十分重要。 1.壓瘡形成的原因 發生壓瘡的原因有:①局部組織受壓過久;②皮膚長時間受潮濕、摩擦等物理刺激;③全身營養缺乏;④使用石膏繃帶、夾板時襯墊不當、松緊不適宜而導致。 2.壓瘡的預防 (1)減輕壓力、剪切力和摩擦力減輕病人局部皮膚的壓力,促進血液循環,盡可能地讓病人活動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定時翻身能有效地、間隙地解除壓迫,恢復受壓部位的血液供應。常規采取每兩小時為病人翻身拍背1次,每次應查看病人受壓部位的皮膚,并視情況給予按摩。有報道骨性突出部位的壓力是皮膚平均壓力的5倍,可用松軟的棉墊、棉圈或各種規格的涼液墊墊于枕部、肩部、臀部等骨突處,利用墊內液體的波動,減輕局部的壓力,并定時更換。局部減壓不推薦使用橡膠圈,因其只對身體的某一點減壓,同時卻可造成身體其他部位的壓力增加,并使局部血液循環受阻,造成靜脈充血與水腫,同時妨礙接觸部位汗液蒸發而刺激皮膚。高危因素的病人不宜使用普通床墊,而應使用不同類型的持續減壓設備如高密度泡沫床墊、自動調節充氣床墊等。任何一種防治壓瘡器械的有效性均以壓瘡易發部位的體位、溫度、濕度為主要評價指標,其中減輕壓力以氣墊最好,水墊次之,凝膠墊和海綿墊最差;而在溫度方面,凝膠墊最低,水墊次之,氣墊及泡沫塑料墊溫度較高;從使用方便方面,氣圈、羊皮墊比較方便;而程控按摩床、側翻身床比較麻煩且價格比較昂貴。建議根據體位、溫度及濕度選用減壓用品。 協助病人選擇合理舒適的臥位,臥床病人抬高床頭一般不超過30°,減少身體下滑對骶尾部及足跟部造成的剪切力,超過45°最易滑動,以5°~30°為宜。 協助病人翻身、更衣、換床單時要抬起病人身體,避免拖、拉、拽等形成摩擦力損傷皮膚。使用便盆時應抬高其臀部,不可硬塞、硬拉,保持便盆光滑完好,便盆可墊上軟紙或布墊。擦拭病人時,對其受壓部位皮膚不可用力擦拭。 (2)保持皮膚的清潔干燥對于長期臥床病人,加強大小便的管理、保持皮膚干燥尤為重要。大小便失禁的病人不可直接臥于橡膠單上,橡膠單上應鋪一層吸水性及透氣性好的棉墊,其潮濕及污染后應及時更換。每次排便后應清潔病人肛門及其周圍皮膚,涂上凡士林軟膏以形成保護膜,隔絕大便的刺激。對于引流液污染、出汗等病人,應及時清理。爽身粉、滑石粉等有膩滑感,還有吸附和收斂作用,局部外涂能保護皮膚防止摩擦,減少皮膚刺激。同時,每日用溫水清潔皮膚,及時更換污染的衣服、床單,保持床鋪、被褥清潔、干燥、平整,病人內衣要柔軟平整,使病人感到舒適。 (3)觀察體溫變化護理中注意觀察病人體溫變化、皮膚的溫度及濕度,特別是注意觀察病人的受壓部位有無改變。低體溫時,機體關閉外周循環,受壓區血供減少導致壓瘡形成。在壓瘡的治療中也不推薦烤燈法,因為在已經受損傷的區域,表面組織的溫度增加將起到附加的壓力作用。另外不合理使用熱水袋、冰袋等,也將影響局部代謝或使局部血管收縮減少血供而起有害作用。 (4)改善病人營養狀況國內外學者均認同營養不良是導致壓瘡的內因之一,也是直接影響其愈合的因素。應根據營養狀況和病情需要給予合理的營養調護,適當增加膳食中的蛋白質、熱量、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對不能經口進食者,及早進行管飼營養,必要時給予靜脈營養。 (5)正確按摩對正常健康的皮膚給予適度的按摩能起到預防壓瘡的作用,但不能用于骨隆突處已發紅的皮膚或脆弱型的皮膚,局部按摩易引起表皮的損傷。相關研究表明,軟組織受壓變紅是正常的保護性反應,解除壓迫后一般30~40分鐘皮膚會褪色,不會形成壓瘡,如受壓部分皮膚持續發紅,則表明軟組織損傷,此時按摩病人必將加重局部皮膚損傷。 3.壓瘡的評估 積極評估病人情況是預防壓瘡關鍵的一步,要求對病人發生壓瘡的危險因素做定性、定量的綜合分析。常用的有Braden壓瘡評分法,分值越少,壓瘡發生的危險性越高,該法已在世界上各醫療機構應用。Norton危險因素評分法:14分以下患壓瘡的機會為32%;12分以下屬高危組,2周內患壓瘡的機會為48%。 4.壓瘡的治療及護理 壓瘡應采取局部治療為主、全身治療為輔的綜合護理措施。 (1)壓力緩解通過完全的壓力緩解,恢復受損皮膚區域的血供。如壓力得不到緩解,創面不可能愈合,再用其他治療方式也均無效。整個治療期中需持續減壓,每種壓力作用幾分鐘也會在愈合過程中產生新的損傷和復發。 (2)濕潤療法許多研究表明,在無菌條件下,濕潤有利于創面上皮細胞形成,促進肉芽組織生長,使創面不經過一般的結痂過程而自然愈合,而且愈合速度要比干性環境快。 (3)物理療法如微波、高頻電療和直流電藥物離子導入、雞蛋皮內膜治療法等,以上對Ⅰ、Ⅱ期壓瘡療效明顯。用激光、高壓氧治療也是近幾年來的新方法。激光療法,有以C02激光及Nd:YAG激光汽化切割潰瘍面,產生保護性痂殼,以修復組織缺損;以低強度He-Ne激光聯合紫外線照射治療法,可改善血液循環,提高血管通透性,加速消除炎性產物,減少滲出物;促進傷口愈合;增加局部上皮細胞的合成代謝。高壓氧治療其機制為改善微循環,促進創面上皮細胞及成纖維細胞的再生,增強白細胞吞噬能力,穩定細胞膜的通透性,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創面愈合。 (4)藥物治療采用一些清熱解毒、活血化淤、祛腐生肌的中草藥治療,在治療壓瘡往往可以取得顯著效果。藥物有桂林西瓜霜噴劑、血竭散或艾灰等,珍珠膏涂布瘡面可減少對新生肉芽的刺激,有利于組織再生。 (5)手術治療可用局部皮瓣和帶血管肌蒂皮瓣轉移植入法等治療,其手術治療方式應取決于創面的大小、部位以及波及深度。 (6)全身治療主要是治療原發病,包括改善病人的一般情況和營養狀況。要保證充足的營養攝入以及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如病人出現全身感染癥狀,應合理使用抗生素。
2018-07-30 10: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