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博煒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創傷骨科
-
膝關節疼痛可能會導致腳腫,其原因包括關節炎癥、損傷、循環障礙、代謝異常、全身性疾病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8-07-27 19:33
1.關節炎癥:如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等,炎癥刺激可影響局部血液循環,導致腳腫。治療常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也可應用抗風濕藥如甲氨蝶呤。
2.損傷:膝關節外傷、半月板損傷等,會引起局部組織腫脹,影響下肢血液回流,導致腳腫。需休息制動,嚴重時可能需手術治療。
3.循環障礙:膝關節周圍血管病變,血液回流不暢,易引發腳腫。可通過改善循環的藥物如邁之靈治療。
4.代謝異常:如痛風性關節炎,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也可能導致腳腫。治療藥物有秋水仙堿、別嘌醇等。
5.全身性疾病:如心功能不全、腎功能不全等,也可能引起下肢水腫。此時需針對原發疾病治療,如使用利尿劑呋塞米等。
總之,膝關節疼痛導致腳腫的原因多樣,需要綜合癥狀、體征及相關檢查明確診斷,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長時間站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