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周圍性面癱是由同側面神經受損引起,其發病機制復雜,涉及面神經管內水腫、炎癥等。癥狀多樣,包括面部表情肌癱瘓、舌頭功能障礙等。治療方法有多種,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若身體感到不適,務必立刻就診,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勿自行開處方。
2018-07-26 14:56
1.發病機制:面神經管內水腫,壓迫面神經,導致神經功能障礙。也可能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
2.癥狀表現:一側面部表情肌癱瘓,如額紋消失、眼瞼閉合不全、口角歪斜。舌頭可能出現味覺減退或消失。
3.診斷方法:通過體格檢查、神經電生理檢查等來明確診斷。
4.治療方式:
藥物治療:常用潑尼松等糖皮質激素減輕炎癥水腫;阿昔洛韋等抗病毒藥物針對病毒感染;甲鈷胺等營養神經藥物促進神經修復。
物理治療:如超短波透熱療法、紅外線照射等。
中醫治療:針灸有助于促進神經功能恢復。
5.康復訓練:進行面部肌肉的主動和被動訓練,如抬眉、閉眼、鼓腮等。
周圍性面癱需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采取綜合治療措施,并堅持康復訓練,以促進面部功能的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