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周圍性面癱的恢復受多種因素制約,包括病情輕重、治療時機、個體體質、治療手段、康復訓練等。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8-07-26 14:55
1.病情輕重:輕度面癱癥狀相對較輕,如輕微的口角歪斜,恢復通常較順利。重度面癱,如面部肌肉完全癱瘓,恢復難度較大。
2.治療時機:發病后及時治療,如在 72 小時內開始,能提高恢復的可能性。若延誤治療,神經損傷可能加重。
3.個體體質:年輕人身體機能較好,恢復能力往往強于老年人。此外,有無基礎疾病如糖尿病等,也會影響恢復。
4.治療手段:藥物方面,常用潑尼松減輕炎癥和水腫,腺苷鈷胺和維生素 B12 營養神經,同時配合中醫針灸、推拿等理療。
5.康復訓練:如抬眉、閉眼、鼓腮等動作的訓練,能促進面部肌肉功能的恢復。
總之,周圍性面癱的恢復是一個綜合的過程,需要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保持良好心態,多數患者經過規范治療和康復訓練能獲得較好的恢復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