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周圍性面癱和中樞性面癱的區分可從病因、癥狀、受損部位、影響范圍及檢查方法等方面入手,包括面神經受損與中樞神經受損的差異、面部癥狀表現不同等。如果身體不適,請盡快尋求醫療幫助,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莫自行用藥。
2018-07-26 14:54
1.病因:周圍性面癱通常由病毒感染、受寒等引起面神經損傷;中樞性面癱多因腦血管疾病、腦部腫瘤等導致中樞神經受損。
2.癥狀:周圍性面癱表現為額紋消失、不能皺眉、閉眼不全、口角歪斜等;中樞性面癱主要是口角歪斜,皺眉、閉眼動作正常。
3.受損部位:周圍性面癱是面神經出現問題;中樞性面癱則是腦部中樞神經病變。
4.影響范圍:周圍性面癱一側面部表情肌均受影響;中樞性面癱主要影響下半部面部肌肉。
5.檢查方法:周圍性面癱常用電生理檢查,如神經電圖、肌電圖;中樞性面癱常通過頭顱 CT、磁共振成像等來明確腦部病變。
6.治療:周圍性面癱早期可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減輕神經水腫,還可用抗病毒藥物阿昔洛韋,同時配合營養神經的藥物如甲鈷胺;中樞性面癱主要針對原發病治療,如腦血管病使用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等。
準確區分周圍性和中樞性面癱對于制定恰當的治療方案至關重要,患者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診斷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