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周圍性面癱導致額紋消失,主要由神經損傷、肌肉功能障礙、神經支配異常、炎癥反應、神經傳導受阻這 5 種因素造成。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8-07-26 14:52
1.神經損傷:面神經受到損害,其支配額肌的功能減弱或喪失,致使額紋無法正常形成。比如病毒感染、外傷等都可能引起面神經損傷。
2.肌肉功能障礙:周圍性面癱時,額肌出現松弛,肌張力顯著下降,收縮能力不足,難以產生額紋。
3.神經支配異常:面神經麻痹會使額肌的神經支配發生異常,無法接收到正常的神經沖動,從而功能失調。
4.炎癥反應:炎癥對面神經產生刺激,影響其正常功能,導致額紋消失。常見的如面神經炎。
5.神經傳導受阻:神經傳導過程中出現阻礙,額肌接收不到有效的神經信號,額紋也就隨之消失。
總之,周圍性面癱導致額紋消失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多種因素相互作用。一旦出現周圍性面癱,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如使用甲鈷胺、維生素 B1、潑尼松等藥物,同時配合針灸、理療等方法,促進面神經功能的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