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腦供血不足的成因較為復雜,主要包括血管、血液、心臟、頸椎及其他因素。預防需從多方面入手。若身體出現不適癥狀,請趕快就醫,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8-07-26 14:46
1.血管因素:腦血管粥樣硬化是常見原因,血管壁增厚、變硬,管腔狹窄,阻礙血液流動。血管痙攣時,血管突然收縮,也會減少腦部供血。
2.血液因素:貧血會使血液攜氧能力下降,導致腦部缺氧。高血脂使血液黏稠,高血糖損傷血管內皮,都易引發腦供血不足。
3.心臟因素:心力衰竭時心臟泵血功能減弱,心律失常如心房顫動可導致心輸出量不穩定,影響腦部血液供應。
4.頸椎因素:頸椎間盤突出、頸椎骨質增生等病變壓迫椎動脈,造成腦部血液灌注不足。
5.其他因素:長期精神緊張可致血管收縮,過度勞累使身體機能下降,吸煙損傷血管內皮,均可能誘發腦供血不足。
預防腦供血不足,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規律作息、避免長期精神壓力。定期體檢,監測血壓、血糖、血脂等指標。若出現頭暈、頭痛等癥狀,及時就醫。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阿司匹林腸溶片、阿托伐他汀鈣片、銀杏葉片等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