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冰 主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一科
-
腦梗死依據發病機制和病理特點,主要分為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腔隙性腦梗死、分水嶺梗死以及出血性梗死五種類型。每種類型的腦梗死在發病原因、臨床表現及治療策略上有所差異。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8-07-26 14:43
1.腦血栓形成:最常見類型,約占所有腦梗死的60%,源于血管內膜損傷或動脈硬化,導致血栓在血管內形成,阻塞血流。
2.腦栓塞:來源于心臟或血管其他部位的栓子隨血流到達腦部,堵塞腦血管,引發梗死。
3.腔隙性腦梗死:小血管病變引起,常見于高血壓患者,影響大腦深部結構。
4.分水嶺梗死:發生在腦部供血邊緣區域,通常由于全身血液循環障礙或低血壓導致。
5.出血性梗死:較為少見,發生在原有梗死區域發生出血,加重腦損傷。
明確腦梗死類型對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至關重要。一旦懷疑腦梗死,及時進行頭部CT或MRI檢查,以確定梗死類型和位置,從而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