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腦梗一般不會引起周圍性面癱,而是導致中樞性面癱。這涉及大腦神經細胞缺血壞死、神經支配區域差異、代償機制等因素。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8-07-26 14:43
1. 神經細胞受損:腦梗時大腦部分神經細胞缺血壞死,影響其對面部肌肉的控制,導致面癱。
2. 支配區域不同:中樞性面癱是一側大腦支配面部的區域功能喪失,周圍性面癱則是面神經本身受損。
3. 代償作用:額部神經受雙側大腦支配,一側大腦出現問題時,另一側可代償,所以中樞性面癱額部癥狀相對較輕。
4. 癥狀表現差異:中樞性面癱主要是面部下 1/4 肌肉功能喪失,如口角歪斜;周圍性面癱則是整個半側面部肌肉無力。
5. 治療方法不同:中樞性面癱主要針對腦梗進行治療,如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藥物抗血小板聚集、穩定斑塊;周圍性面癱多采用營養神經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 B1 等,配合針灸理療。
總之,腦梗引發的是中樞性面癱,而非周圍性面癱。患者出現面癱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以便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