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施詠梅 副主任醫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顱內壓增高與血壓關系密切,涉及血壓影響、疾病關聯、治療方式等。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8-07-28 16:27
1.血壓影響:高血壓可能導致腦血管破裂出血,引發顱內壓增高。
2.疾病關聯:大面積腦梗塞也可造成顱內壓增高,部分高血壓患者易出現此情況。
3.癥狀表現:患者常有頭痛、嘔吐、視神經乳頭水腫等癥狀。
4.檢查方法:通過頭顱CT、MRI等檢查明確病因及病情。
5.治療措施:保守治療可用甘露醇、呋塞米、甘油果糖等降低顱壓;嚴重時需手術。
總之,要重視血壓控制,出現相關癥狀及時就醫。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顱內壓增高? 顱內壓增高是因顱腔內容物(腦、腦脊液、腦血容量)的體積增加或顱內占位性病變等因素引起的以顱內壓力升高為特征的綜合征,在神經科及其他各科臨床上甚為多見,嚴重時可導致腦疝而危及生命。成人惡性顱內腫瘤約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5%,兒童則占全身惡性腫瘤的7%。顱內轉移瘤的發病率為顱內腫瘤的6%~10%。 顱內壓是指顱腔內的壓力。正常人的顱內壓力是指水平側臥位時經腰椎穿剌測得的壓力。其正常值成人為0.78一1.76kPa(80一180mmH2O),兒童為0.49一O.98kPa(50-100mmH2O),如壓力超過1,96kPa(200mmH2O)時。即為顱內壓增高(intractanial hypertension)或稱顱壓增高綜合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