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盧穗琳 副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泌尿外科
-
尿血是一種常見的癥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泌尿系統感染、結石、腎炎、腫瘤、外傷等。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8-07-22 18:49
1.泌尿系統感染:細菌侵襲尿路導致炎癥,引起黏膜充血、水腫,出現尿血。治療常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頭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同時多喝水,注意休息。
2.泌尿系統結石:結石在尿路中移動,損傷尿路黏膜,造成尿血。小結石可通過多喝水、多運動自行排出,較大結石可能需體外碎石或手術治療。
3.腎炎:免疫反應導致腎小球損傷,紅細胞漏出形成尿血。治療包括臥床休息、限制水鹽攝入,使用潑尼松等藥物抑制免疫反應。
4.泌尿系統腫瘤:腫瘤組織生長破壞血管,引發尿血。早期腫瘤多采取手術切除,晚期可能需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
5.外傷:外力撞擊導致尿路損傷,出現尿血。輕微外傷多可自愈,嚴重外傷需手術修復。
尿血可能是輕微的疾病表現,也可能是嚴重疾病的信號。一旦發現尿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泌尿外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