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璠娜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腎內科
-
腎積水一般不會導致便血,便血原因較多,如腸道疾病、肛腸疾病、全身性疾病等。行用藥存在隱患,身體出現不適時,請務必咨詢醫生,科學治療。
2018-07-29 13:38
1. 腸道疾病:如腸炎、腸息肉、腸癌等,炎癥刺激、息肉破裂或腫瘤組織壞死可引起出血。
2. 肛腸疾病:內痔、外痔、肛裂等,排便時摩擦或損傷血管導致便血。
3. 全身性疾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血病等,凝血功能異常可致腸道出血。
4. 飲食因素:食用辛辣刺激食物或大量飲酒,可能損傷腸道黏膜引起出血。
5. 藥物因素:某些藥物如阿司匹林等,可能影響凝血功能導致便血。
總之,腎積水通常與便血無關,出現便血應及時就醫明確原因。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腎積水? 尿液從腎臟排出受阻、蓄積引起腎內壓升高,造成腎盂腎盞逐漸擴張,腎實質萎縮與腎功能減退,臨床上稱為腎積水(hy-dronephrosis)。尿路任何部位長時間梗阻,最終可造成腎積水。巨大腎積水時容量可達1000ml以上(小兒超過24小時尿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