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殷恒諱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血管外科
-
靜脈血栓是指在靜脈內形成的血凝塊,阻礙血液回流。其形成原因復雜,治療方法多樣。針灸對靜脈血栓的治療效果有限。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
2018-07-25 09:58
1.疾病原理:靜脈血栓多因血流緩慢、血液高凝狀態、靜脈壁損傷等導致。
2.常見癥狀:患肢腫脹、疼痛,皮膚溫度升高,淺靜脈擴張等。
3.檢查方法:包括超聲檢查、靜脈造影等,可明確血栓位置和范圍。
4.治療手段:主要有抗凝治療,如使用肝素、華法林、利伐沙班等;溶栓治療,常用尿激酶等。病情嚴重時可能需要手術取栓。
5.針灸作用:針灸對于緩解局部肌肉緊張可能有一定幫助,但難以直接溶解血栓或改善血液高凝狀態。
總之,靜脈血栓的治療需綜合考慮病情,采取規范有效的治療方法,不建議單純依賴針灸。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針灸?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以及應用一定的操作法,來治療全身疾病的“內病外治”的醫術。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