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剛 副主任醫師
北京安貞醫院
三級甲等
小兒心臟中心外科
-
靜脈血栓是由于血液在靜脈內不正常凝結,阻塞管腔導致的疾病。其形成與血流緩慢、血液高凝狀態、血管內皮損傷等有關。治療方法多樣,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中藥在一定程度上可輔助治療。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8-08-08 20:04
1.疾病原理:靜脈血栓形成后,會影響血液回流,導致肢體腫脹、疼痛等癥狀。若血栓脫落,還可能引起肺栓塞等嚴重并發癥。
2.中藥作用:部分中藥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作用,如丹參、赤芍、桃仁等,可改善血液循環,但不能單純依靠中藥治愈。
3.常規治療:抗凝治療常用藥物有華法林、利伐沙班等;溶栓治療可使用尿激酶等。
4.手術治療:對于病情嚴重的患者,可行手術取栓或置入濾網。
5.日常護理:臥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劇烈運動,飲食清淡,忌油膩、高膽固醇食物。
總之,靜脈血栓的治療需綜合考慮病情,中藥可作為輔助手段,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