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艷旗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外科
-
腳靜脈曲張是一種血管疾病,特征為下肢靜脈血管擴張、扭曲,靜脈瓣功能受損,導致血液回流受阻,常由長時間站立或坐著、遺傳因素、肥胖、懷孕、激素變化或靜脈血栓等因素引發。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8-08-10 22:59
1.長時間站立或坐著:工作需要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增加了下肢靜脈的壓力,易致靜脈瓣損傷。
2.遺傳因素:家族中有靜脈曲張病史者,患病風險更高,可能與先天性靜脈壁弱有關。
3.肥胖:體重過重增加腿部壓力,對靜脈造成額外負擔。
4.懷孕:孕期激素水平變化和腹部壓力增大,影響下肢血液循環。
5.激素變化:女性在月經周期、懷孕或更年期時,激素波動可能影響靜脈壁彈性,增加患病風險。
6.靜脈血栓:既往有深靜脈血栓歷史的個體,靜脈瓣膜可能受損,增加靜脈曲張風險。
腳靜脈曲張是由于靜脈瓣功能障礙導致血液回流不暢所致,與生活習慣、遺傳、生理狀態等多因素相關。預防和治療應關注減輕下肢靜脈壓力,改善血液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