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耳癤與耳瘡是常見的耳部疾病,多由細菌感染、不良挖耳習慣、上火、耳道損傷、抵抗力下降等引起。治療方法包括局部治療、全身治療、中醫治療、日常護理等。 1. 局部治療:使用碘伏消毒外耳道,涂抹莫匹羅星軟膏、紅霉素軟膏等。若癤腫形成膿頭,應及時切開引流。 2. 全身治療:口服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膠囊、羅紅霉素分散片等。疼痛明顯時,可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止痛。 3. 中醫治療:服用清熱解毒的中藥,如蒲地藍消炎口服液。還可通過針灸、拔罐等方法輔助治療。 4. 日常護理:保持耳部清潔,避免污水入耳,戒除挖耳習慣,飲食清淡,多喝水,保證充足睡眠。 5. 病情監測:密切觀察耳部癥狀,如疼痛、腫脹是否緩解,有無發熱等全身癥狀。 耳癤與耳瘡經過及時有效的治療,通常預后良好。但患者應遵循醫囑規范治療,并注意日常護理,預防復發。如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
2024-11-06 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