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顱后窩腦膜瘤的診斷檢查通常包括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神經功能評估、癥狀觀察、病理檢查等。 1.影像學檢查:頭顱 CT 可初步發現腫瘤的位置和大小;頭顱磁共振成像(MRI)能更清晰地顯示腫瘤與周圍組織的關系。 2.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常規、血生化等,主要用于評估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 3.神經功能評估:通過神經系統體格檢查,判斷是否存在顱神經損傷等功能障礙。 4.癥狀觀察:如頭痛、嘔吐、共濟失調等癥狀的出現和變化。 5.病理檢查:手術切除腫瘤后進行病理分析,以明確腫瘤的性質和類型。 綜合運用以上多種診斷檢查方法,有助于準確診斷顱后窩腦膜瘤,并為制定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2024-11-04 15:42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膜瘤? 腦膜瘤是常見的良性顱內腫瘤,約占顱內腫瘤的15%~20%,僅次于膠質瘤。其好發于成年人,老年人與兒童較少,女性發病率稍高于男性。腦膜瘤的病理學特點是。它的邊界清楚,包膜完整,是質地比較堅實的良性腫瘤,通常不侵犯腦組織,對腦組織構成壓迫。無癥狀的腦膜瘤每年約增長為2.4mm。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