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金元 副主任醫師
韶關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肛腸外科
-
痔瘡手術后出現脫肛的情況并非普遍現象,可能與手術操作、術后護理不當或個體差異有關,需要引起重視并及時就醫。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8-04-20 19:35
1.手術操作:如果手術過程中對肛門括約肌造成損傷,可能會導致肛門控制能力下降,從而出現脫肛。
2.術后護理:不當的排便習慣、過度用力或長時間久坐等,都可能增加腹壓,使肛墊下移形成脫肛。
3.個體差異:部分人群由于先天性肛門直腸結構異常,手術后更容易發生脫肛。
4.便秘或腹瀉:術后飲食不當或腸道功能紊亂,導致排便困難或頻繁,也會增加脫肛的風險。
5.其他因素:如長期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等,也可能因腹壓增高而誘發脫肛。
若在痔瘡手術后出現脫肛,建議盡快就醫,由專業醫生評估具體情況,并給予相應的治療措施,如物理治療、藥物治療或必要時的二次手術。同時,術后應注意合理飲食,保持大便通暢,避免長時間負重或久坐,以減少脫肛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