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大腸息肉的診斷檢查通常包括腸鏡檢查、病理活檢、影像學檢查、糞便潛血試驗、腫瘤標志物檢測等。 1.腸鏡檢查:這是診斷大腸息肉的重要方法,能直接觀察息肉的形態、大小、位置等。 2.病理活檢:通過腸鏡取下息肉組織進行病理分析,確定息肉的性質,是良性還是惡性。 3.影像學檢查:如腹部 CT 或磁共振成像(MRI),有助于了解息肉周圍組織的情況。 4.糞便潛血試驗:可初步判斷是否有腸道出血,間接提示可能存在息肉。 5.腫瘤標志物檢測:如癌胚抗原(CEA)等,對判斷息肉的惡變傾向有一定參考價值。 綜合運用這些診斷檢查方法,能夠較為準確地診斷大腸息肉,并為后續的治療提供依據。一旦發現息肉,應及時在正規醫院就診,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2024-11-06 01:47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大腸息肉? 大腸息肉是是指一類從黏膜表面突出到腸腔內的隆起狀病變,大多見于直腸和乙狀結腸。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高,大腸息肉惡變率大概是為10%。大便中粗渣和異物及其他大腸息肉的病因可造成腸黏膜損傷或長期刺激腸黏膜上皮,最終可形成腸息肉狀突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