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馮海峰 主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脂溢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常發生在頭皮、面部、胸背等皮脂腺豐富的部位。其發病與皮脂腺分泌旺盛、馬拉色菌感染、免疫因素、飲食作息和精神因素等有關。艾灸治療脂溢性皮炎可通過刺激穴位,調節身體機能。 1. 發病機制:皮脂腺分泌過多油脂,馬拉色菌過度繁殖,引發炎癥反應。 2. 癥狀表現:頭皮油膩、脫屑,面部紅斑、油膩性鱗屑,胸背出現毛囊性丘疹等。 3. 艾灸穴位:如足三里、曲池、合谷、血海、膈俞等穴位。 4. 艾灸方法:可使用溫和灸或回旋灸,每次 15 - 20 分鐘。 5. 注意事項:艾灸時注意溫度,避免燙傷皮膚;艾灸前后避免著涼;保持皮膚清潔。 脂溢性皮炎患者在進行艾灸治療的同時,還需注意調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飲食和作息習慣。如癥狀嚴重,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綜合治療。
2024-11-05 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