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念平 主任醫師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肝膽外科
-
急性黃疸型肝炎伴膽管腫脹,通常由病毒性肝炎、膽道感染、膽石癥等原因引起,表現為黃疸加深、右上腹痛等癥狀。治療需先穩定病情,控制炎癥,必要時進行膽道引流或手術干預,同時輔以對癥支持治療。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8-03-26 10:56
1.穩定病情:首先需住院觀察,監測肝功能指標,保持水電解質平衡。
2.抗病毒治療:若為病毒性肝炎引起,可使用干擾素α、核苷類似物等抗病毒藥物。
3.抗生素治療:存在膽道感染時,需根據細菌培養結果選用敏感抗生素,如頭孢曲松、甲硝唑等。
4.膽道引流:膽管嚴重阻塞或感染時,可能需行膽管支架置入或經皮肝穿刺膽管引流。
5.手術干預:對于膽石癥引起的膽管梗阻,必要時需進行膽囊切除或膽總管探查手術。
6.對癥支持治療:補充維生素K預防出血,使用熊去氧膽酸促進膽汁分泌,以及營養支持。
急性黃疸型肝炎伴膽管腫脹治療復雜,需在醫生指導下綜合運用上述措施,定期復查評估療效,防止并發癥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