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賽美 主任醫師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內分泌科
-
低血鉀,即血鉀濃度低于正常范圍,通常由攝入不足、排出過多、分布異常或體內鉀總量減少引起。常見因素包括飲食鉀攝入不足、腎臟排鉀增多、鉀離子向細胞內轉移增加、消化道失鉀以及使用某些利尿劑等。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8-03-28 22:28
1.飲食鉀攝入不足:長期節食、厭食或消化道吸收障礙,如胃腸道手術后,均可導致鉀攝入量減少。
2.腎臟排鉀增多:腎臟疾病,如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或使用促進鉀排泄的藥物,如噻嗪類利尿劑、袢利尿劑,可使鉀排出增加。
3.鉀離子向細胞內轉移增加:酸堿平衡失調,如代謝性堿中毒,可促使鉀離子進入細胞內,導致血鉀降低。
4.消化道失鉀:腹瀉、嘔吐、胃腸引流等,使鉀隨消化液大量丟失。
5.使用某些利尿劑:長期使用利尿劑,特別是噻嗪類和袢利尿劑,會增加鉀的排泄,引發低血鉀。
低血鉀的成因多樣,從常見的飲食攝入不足到較為少見的特定藥物使用,均可能造成血鉀水平下降。及時識別并處理低血鉀,對于維持機體電解質平衡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