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腦癱康復評估依據涵蓋癥狀、功能、運動能力、智力及適應能力等方面。通過對這些方面的綜合考量,能較為準確地判斷康復訓練效果。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8-03-06 13:43
1.癥狀:重點觀察痙攣、強直、震顫等癥狀的頻率、程度和持續時間有無減輕或改善。比如痙攣發作次數減少,強直程度降低等。
2.功能:細致評估進食、穿衣、如廁等日常生活功能的完成情況。像能否獨立完成進食,穿衣動作是否更流暢等。
3.運動能力:全面測試肌力、肌張力、平衡能力、協調能力和運動范圍。例如肌力是否增強,平衡能力是否提高。
4.智力:借助專業的認知測試工具,判斷患兒的智力發展水平,包括語言理解、記憶、思維等方面。
5.適應能力:密切觀察對環境變化和社交場合的適應程度,如與他人交流互動的能力,對新環境的接受速度等。
綜合上述多個維度的評估,可以較為全面和客觀地判斷腦癱患兒的康復訓練是否取得了良好效果。這有助于及時調整康復方案,為患兒提供更有效的治療。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