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杜俊峰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心胸外科
-
縱隔神經源性腫瘤是常見的縱隔腫瘤,多源于脊神經等,大部分在后縱隔,少數在前縱隔。多數為良性,兒童惡性比例相對高。若感身體不適,請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幫助,遵循醫生指導進行治療,切勿隨意服藥。
2018-08-29 11:50
1.發病部位:主要在后縱隔,少數在前縱隔。
2.腫瘤來源:脊神經、交感神經干、肋間神經和迷走神經等。
3.良惡性質:約90%是良性,如神經鞘瘤、神經纖維瘤;兒童惡性相對多。
4.癥狀表現:腫瘤較小時多無癥狀,較大時可能有胸痛、咳嗽等。
5.診斷方法:常用胸部X線、CT等檢查。
6.治療方式:手術切除為主,良性腫瘤預后良好,惡性腫瘤可能需綜合治療。
縱隔神經源性腫瘤多數預后較好,但需及時診斷和治療。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小名 住院醫師
家庭醫生門診部
其他
內科
-
你好,縱隔神經源性腫瘤發生率在原發性縱隔腫瘤超過30%,大部分為良性,部分存在惡變傾向,術后容易復發,只有少部分是惡性腫瘤。
2018-02-21 11:28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神經源性腫瘤? 神經源性腫瘤是最常見的縱隔腫瘤之一,起源于脊神經、交感神經干、肋間神經和迷走神經,絕大多數的腫瘤位于后縱隔;極少數起源于迷走神經、膈神經的腫瘤位于前縱隔。90%的縱隔神經源性腫瘤是良性腫瘤,如神經鞘瘤、神經纖維瘤。但兒童縱隔神經源性腫瘤惡性多于良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