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志生 副主任醫師
云浮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
-
小腦出血多由高血壓、腦血管畸形等因素引起,病情較兇險。一旦出現頭痛、嘔吐、平衡障礙等癥狀,應立即就醫。治療包括內科治療和外科治療,預防在于控制危險因素。如果身體不適,請盡快尋求醫療幫助,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莫自行用藥。
2018-02-02 16:43
1.疾病原理:小腦出血常因小腦內血管破裂導致,高血壓、腦血管畸形、腦動脈硬化、凝血功能障礙等是常見原因。
2.治療方法:
內科治療:適用于出血量較少、癥狀較輕者。包括臥床休息、控制血壓(如硝苯地平、厄貝沙坦)、降低顱內壓(如甘露醇)等。
外科治療:出血量較大、有腦疝風險時,需手術清除血腫。
3.預防措施:
控制血壓:規律監測,遵醫囑服用降壓藥。
健康生活:戒煙限酒,低鹽低脂飲食,適量運動。
避免情緒激動:保持心態平和,避免暴怒。
定期體檢:篩查腦血管疾病。
治療基礎病:如積極治療糖尿病、高血脂等。
總之,對于小腦出血,早發現、早治療很關鍵,同時要注重預防,以降低發病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