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下丘腦疾病導致少汗,主要由神經調節失衡、激素分泌異常、炎癥、腫瘤壓迫以及遺傳因素等造成。健康無小事,身體不適切莫忽視。及時就醫,根據醫生指導進行治療,早日恢復健康。
2018-02-01 18:16
1.神經調節失衡:下丘腦控制著自主神經系統,損傷后影響交感和副交感神經平衡,致使汗腺分泌減少。例如,下丘腦受到外傷或腦血管疾病影響時,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2.激素分泌異常:下丘腦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等異常,會干擾體溫調節機制和汗腺功能,導致少汗。像下丘腦-垂體軸功能障礙時,就容易引發此類問題。
3.下丘腦炎癥:病毒、細菌等感染引起的炎癥,破壞下丘腦的結構和功能,從而出現少汗癥狀。常見的如病毒性腦炎累及下丘腦。
4.腫瘤壓迫:顱內腫瘤壓迫下丘腦組織,阻礙其正常的生理功能,造成少汗。比如顱咽管瘤等。
5.遺傳因素:某些遺傳疾病,如先天性下丘腦發育不良,會影響汗腺的正常調節,導致少汗。
下丘腦疾病致少汗的原因較為復雜,需要通過詳細的檢查,如頭顱磁共振成像、激素水平測定等,以明確具體病因,進而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