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羅國軒 醫師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
-
家族性顱內動脈瘤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它指的是由于遺傳因素導致的腦動脈壁異常薄弱,形成局部膨出。這類動脈瘤比散發性動脈瘤更傾向于在較年輕的年齡發病,并且在家族中有多位成員受到影響。若身體出現異常癥狀,請立刻就診,根據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8-02-17 20:20
1. 病因:家族性顱內動脈瘤主要由基因突變引起,如SMAD3、FBN1基因突變,這些基因與血管壁的結構和功能密切相關。
2. 病理機制:基因突變導致動脈壁的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結構異常,使動脈壁變得脆弱,容易形成動脈瘤。
3. 臨床表現:可能無癥狀,但在破裂時可引起劇烈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時可能導致神經系統損傷或死亡。
4. 診斷:通常通過CT掃描、MRI血管造影或DSA等影像學檢查來確診。
5. 預防與治療:定期篩查至關重要,一旦發現動脈瘤,可能需要手術治療或介入治療,如動脈瘤夾閉術或血管內栓塞。藥物治療主要用于控制高血壓和預防并發癥。
家族性顱內動脈瘤患者需要密切關注并定期監測,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早期干預,以降低破裂風險。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煙、限酒、控制血壓,也有助于減少動脈瘤的風險。遺傳咨詢對于有家族史的人群也是有益的,以了解遺傳風險并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