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立帆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婦科
-
膀胱頸梗阻會導致排尿不暢,其治療藥物包括α受體阻滯劑、5α-還原酶抑制劑、植物制劑、抗膽堿能藥物、抗生素等。 1.α受體阻滯劑:如坦索羅辛,能松弛膀胱頸部平滑肌,改善排尿。 2.5α-還原酶抑制劑:像非那雄胺,可縮小前列腺體積,減輕梗阻。 3.植物制劑:例如普適泰,對緩解癥狀有一定幫助。 4.抗膽堿能藥物:如托特羅定,能降低膀胱逼尿肌的興奮性。 5.抗生素:若存在感染,可使用左氧氟沙星等控制炎癥。 需要注意的是,藥物治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且可能需要結合其他治療方法,如定期復查、生活方式調整等。若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可能需要考慮手術治療。患者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診,以便獲得更準確的診斷和合適的治療方案。
2024-11-05 03:43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UTl)是指病原體直接侵入尿路,在尿液中生長繁殖,并侵犯尿路黏膜或組織而引起損傷9按病原體侵襲部位的不同,分為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腎盂腎炎又稱為上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合稱下尿路感染。可根據有無臨床癥狀,分為癥狀性泌尿道感染和無癥狀性菌尿。據國內外文獻報道,一般成年女性泌尿系感染的患病率為3%~4.5%,而65歲以上時則增至15%~20%。男性50歲以前很少發生泌尿系感染,而65~70歲時有3%~4%患病,70歲以后其患病率也可達20%以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