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膽堿能性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通常在運動、受熱、精神緊張等情況下發病。其發病機制復雜,涉及體溫升高、神經遞質釋放、免疫系統反應等。治療方法包括避免誘因、藥物治療等。 1. 發病機制:體溫升高促使膽堿能神經沖動釋放乙酰膽堿,作用于肥大細胞引發風團和瘙癢。 2. 誘因:除運動外,進食熱飲、情緒激動、環境過熱等也可能誘發。 3. 癥狀特點:風團多為圓形,直徑約 2 - 3 毫米,周圍有紅暈,伴有明顯瘙癢。 4. 診斷方法:醫生通常根據癥狀、病史及皮膚劃痕試驗等進行診斷。 5. 治療藥物:常用的有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 6. 預防措施:避免劇烈運動、保持心情平和、穿著透氣衣物、控制環境溫度。 總之,膽堿能性蕁麻疹雖然給患者帶來不適,但通過合理治療和預防,癥狀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改善生活方式,以減少發作。
2024-10-30 2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