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栓患者十年后再次發病,行為異常如何處理
我姥爺腦血栓得病近十年,今年復發,總是動,不吃飯,不睡覺,生活不能自理,不輸液,總是自己把針拔了,請問用什么辦法可以控制?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腦血栓患者再次發病后出現行為異常,如多動、不配合治療、生活不能自理等,可能是由于腦部損傷、精神心理因素、疼痛不適、藥物副作用、環境影響等。 1.腦部損傷:腦血栓復發可能導致新的腦部病灶,影響神經功能,引起行為異常。需要進一步檢查評估腦部情況,如頭顱 CT、磁共振等,以明確損傷部位和程度。 2.精神心理因素:患病后的心理壓力和焦慮可能導致情緒和行為改變。可考慮心理評估和疏導,必要時使用抗焦慮、抗抑郁藥物,如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等。 3.疼痛不適:身體的疼痛或不適可能使患者煩躁多動。應仔細檢查有無潛在的疼痛原因,如壓瘡、關節疼痛等,并進行相應治療。 4.藥物副作用:某些治療藥物可能產生副作用,影響患者精神狀態。醫生會根據情況調整藥物。 5.環境影響:不舒適的治療環境或生活環境也可能導致患者不安。應盡量創造安靜、舒適、熟悉的環境。 對于腦血栓復發后出現行為異常的患者,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進行全面評估和針對性治療。同時,家人要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和支持,幫助其積極配合治療,促進康復。
2024-10-31 05: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