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心肌缺血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成因多樣。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常見癥狀有胸痛、呼吸困難等,診斷依靠心電圖等檢查。治療藥物眾多,生活調理也很重要。如果身體不適,請盡快尋求醫療幫助,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莫自行用藥。
2018-01-22 14:09
1.疾病原理:心肌缺血主要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狹窄或阻塞,使心肌供血不足,氧供失衡。
2.常見癥狀:除胸痛、呼吸困難外,還可能有乏力、頭暈、惡心等。
3.診斷方法:除心電圖外,還有心臟超聲可觀察心臟結構和功能,冠狀動脈造影能明確血管病變情況。
4.治療藥物:常用藥物有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鈣通道阻滯劑(如硝苯地平)、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依那普利)等。
5.生活調理: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勞累和情緒激動,控制體重,定期復查。
總之,心肌缺血需要綜合治療,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并注意生活中的調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