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維平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急診科
-
急性胃腸炎是胃腸黏膜的急性炎癥,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感染、飲食不當、藥物等。患者常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癥狀。治療方法包括一般治療、對癥治療和對因治療等。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8-01-22 07:39
1.病因:病毒感染(如諾如病毒、輪狀病毒)、細菌感染(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飲食不潔、藥物副作用、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都可能引發急性胃腸炎。
2.癥狀:主要表現為惡心、頻繁嘔吐,腹部疼痛,腹瀉可為水樣便或膿血便,部分患者伴有發熱、頭痛、乏力等全身癥狀。
3.檢查:通常需要進行血常規、糞便常規、電解質檢查等,以明確病因和病情嚴重程度。
4.治療:一般治療包括臥床休息、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對癥治療,如使用蒙脫石散止瀉、奧美拉唑抑制胃酸;對因治療,若為細菌感染,可用諾氟沙星等抗生素。
5.預防: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食用生冷、變質食物,規律飲食,加強鍛煉,增強自身免疫力。
急性胃腸炎經過及時有效的治療,多數患者可以很快恢復。但如果癥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