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亮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泌尿外科
-
異食行為是指進食非食物物質,成因復雜,危害多樣,包括營養、心理、生理等因素,如營養缺乏、孕婦需求變化、心理障礙等。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8-06-06 12:56
1.營養缺乏:兒童常見,如缺鋅、缺鐵等,可導致異食行為。
2.孕婦需求:孕期對鐵需求增長,缺鐵性貧血可能引發。
3.心理障礙:成人異食癖可能反映心理問題,如壓力、焦慮等。
4.腸道寄生蟲:影響消化吸收,導致營養失衡,引發異食。
5.環境因素:不良生活環境、家庭氛圍可能誘導異食行為。
異食行為可能導致中毒、胃腸道疾病等,發現后應及時就醫,明確原因,采取相應治療措施。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克來 醫師
曹妃甸區六農場醫院
其他
全科
-
原因 貧血(缺鐵) 慢性,嚴重缺鐵貧血可能導致異食污垢、油漆、玉米粉、指甲或黏土(盡管存在爭論到底是否是異食癬的原因還是不足的結栗)。異食癖也可能引起疲勞,煩躁、注意力不集厭食癥?;颊呖砂橛休p度的頭暈、頭痛、無法集中精力、吞咽困難和勞力性呼吸困難?;颊呖沙霈F肌張力差,肢端的感覺異常。指甲變脆、匙狀,舌面平坦,皮膚、黏膜蒼白。 營養不良 嚴重的營養不良和饑餓可能造成異食任何物質,包括污垢。此外除了顯著的體重下降外,患者可能出現肌肉和四肢麻木,昏睡和淡漠,皮膚干燥、變薄、片狀脫屑?;颊叩念^發稀疏,無光澤,易脫落。指甲脆,夜間顏面腫脹,嘴唇紅腫,也可伴惡心和嘔吐、肝腫大,心動過緩、低血壓、呼吸淺慢、閉經或性腺萎縮。 心理障礙 異食癖可能伴有嚴重的精神癥狀,如精神分裂癥和自閉癥。 異食癖是在某些文化中被認可的做法,認為這些物質被猜測可能是營養的或治療性的物質,也有可能有宗教或迷信的因素參與。
2018-01-30 10: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