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頭痛目眩是常見的癥狀,其原因多樣,包括血壓異常、頸椎問題、腦部疾病、神經緊張、貧血等。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7-12-26 14:36
1.血壓異常:高血壓或低血壓都可能導致頭痛目眩。高血壓患者需服用硝苯地平、氨氯地平、貝那普利等降壓藥;低血壓則要明確原因,可能需補充營養、治療原發病。
2.頸椎問題:長期伏案工作等易致頸椎病變,壓迫神經血管,引發癥狀。可通過按摩、牽引等物理治療,嚴重時可能需手術。
3.腦部疾病:如腦供血不足、腦腫瘤等。前者可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改善循環;后者多需手術及放化療。
4.神經緊張:壓力大、焦慮等可引起,需調整心態,必要時使用谷維素、維生素 B1 等調節神經。
5.貧血:缺鐵性貧血較常見,可補充鐵劑,如硫酸亞鐵;巨幼細胞貧血則補充葉酸、維生素 B12 。
總之,頭痛目眩的原因復雜,治療方法多樣。羚羊角滴丸對部分原因引起的頭痛目眩可能有一定效果,但具體療效因人而異。出現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