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某些疾病可能會出現長時間未愈且反復的情況,例如慢性濕疹、過敏性鼻炎、慢性胃炎等。其副作用因疾病和治療方式而異,可能包括身體不適、藥物不良反應等。常見的有頭暈、惡心、皮疹、肝腎功能損傷等。 1.慢性濕疹:病因復雜,可能與遺傳、免疫、環境等因素有關。癥狀為皮膚紅斑、丘疹、滲出等。治療常使用糖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乳膏、免疫抑制劑如他克莫司軟膏等。副作用可能有皮膚變薄、毛細血管擴張等。 2.過敏性鼻炎:接觸過敏原后發作,表現為鼻癢、流涕等。治療可用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片、鼻用糖皮質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等。副作用可能有嗜睡、鼻出血等。 3.慢性胃炎:多由幽門螺桿菌感染、飲食等引起。常有上腹疼痛、腹脹等癥狀。治療用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腸溶膠囊、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混懸凝膠等。副作用可能有頭痛、便秘等。 4.慢性咽炎:常因長期吸煙、用嗓過度等導致。有咽部異物感、干咳等癥狀。治療可采用含片如西瓜霜含片、中成藥如藍芩口服液等。副作用相對較少,可能有輕微胃腸道不適。 5.慢性膽囊炎:多因膽囊結石、感染等引發。表現為右上腹疼痛、消化不良等。治療用消炎利膽片、熊去氧膽酸膠囊等。副作用可能有腹瀉、過敏等。 總之,對于長期未愈且反復的疾病,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以減少副作用和嚴重反應的發生。
2024-10-31 2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