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包崑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腎內科
-
慢性腎炎患者出現頭暈目眩頭昏迷糊癥狀,可能由血壓異常、貧血、代謝紊亂、感染、睡眠不足等引起。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7-12-17 04:22
1.血壓異常:血壓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導致,需監測血壓,必要時使用硝苯地平、貝那普利等降壓藥。
2.貧血:可補充鐵劑(如硫酸亞鐵)、促紅細胞生成素等。
3.代謝紊亂:如水電解質失衡,需糾正紊亂,如補充鉀、鈉等。
4.感染: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控制感染。
5.睡眠不足:調整作息,保證充足睡眠。
慢性腎炎患者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在醫生指導下治療。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泌尿系結石? 泌尿系結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見病之一,在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占首位。結石的年齡分布、發生率、部位及結石成分在不同地域及時代有顯著差異。一般結石在腎和膀胱內形成,經輸尿管和尿道排出時可停留在該處。由于女孩尿道較短,細小結石易于排出,故膀胱及尿道結石多見于男孩,而上尿路結石性別差異不大。歐美國家的流行病學資料顯示,5%~10%的人在其一生中至少發生一次泌尿系結石,歐洲泌尿系結石年新發病率約為100/10萬-400/10萬。我國泌尿系結石發病率為1%~5%,南方地區高達5%一10%;年新發病率約為150/10萬~200/10萬,其中約25%的患者需住院治療。近年來,我國泌尿系結石的發病率有增加趨勢,是世界上三大結石高發區之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