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少華 主任醫師
常州眼科醫院
兒童腎病
-
"血液透析是一種成熟的人工腎臟支持系統。其治療的原理主要就是根據膜平衡原理,即當半透膜兩側的溶液離子濃度和(或)壓力存在差異時,可發生離子和水分通過半透膜的交換。 在血液透析時,半透膜的一側是血液、另一側是透析液,由于血液中存在較多尿毒癥毒素,而透析液中沒有毒素,因此毒素就從血液一側滲透到透析液一側,從而清除毒素,同時通過增加透析液的滲透壓或采用一個負壓,則可以使水分從血液中流動到透析液中而被清除。 在血液透析時使用的透析器就是由具有半透膜功能的中空纖維膜制成的。中空纖維中流動的就是血液,纖維外流動的就是透析液。根據溶質和水分通過半透膜的方式可分為彌散、滲透、對流和超濾。根據膜平衡原理,半透膜兩側液體各自所含溶質濃度的梯度差及其所形成的不同滲透濃度,可使溶質如鈉、鉀離子從濃度高的一側通過平衡膜向濃度低的一側移動(彌散作用)。而水分則從滲透濃度低的一側移向滲透濃度高的一側(滲透作用),直至達到動態平衡。 因此,當血液進入透析器時其中的代謝產物如尿素、肌酐和過多的電解質如鉀等便可通過透析膜彌散到透析液中,而透析液中的物質如碳酸氫根或醋酸鹽等也可彌散到血液中,以達到清除體內代謝廢物和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的治療目的。 此外,在透析器內流動的液體具有一定的壓力,其血流壓力較透析液側的壓力高,血液內能通過透析膜的溶質與水分向透析液側作單向性滲透(對流作用)。但上述對流作用相對緩慢,若在透析液一側增加負壓,擴大跨膜的壓力差則可顯著增加體內水分的排出(超濾作用)。 在透析過程中通過彌散、滲透、對流和超濾等作用,使體內多余的水分和溶質排出體外,從而維持水平衡和內環境的穩定,達到治療的目的。"
2018-01-16 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