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少華 主任醫師
常州眼科醫院
兒童腎病
-
"免疫遺傳缺陷 狼瘡性腎炎的發生與遺傳因素有關,家族發病率高達3%~12%,有明顯家族聚集傾向。"
2018-01-12 12:3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春 副主任醫師
常州眼科醫院
腎病綜合征
-
"外界環境因素 誘發或加重狼瘡性腎炎的外界因素眾多,其中慢性感染、藥物、物理因素、情緒刺激、生活環境等都較為重要。 (1)慢性感染:常見者為慢性病毒感染,在電子顯微鏡下發現狼瘡性腎炎病人組織中有管網狀包涵體,與副黏病毒的核蛋白及核心的管狀結構相似,但進一步研究認為這是一種細胞損害的非特異性表現。也有人從狼瘡性腎炎患者腎小球內皮細胞漿、血管內皮細胞、皮損中都發現類似包涵體的物質。但從含包涵體樣物質的組織還未能分離出病毒,故這些物質與病毒感染關系有待證實。此外,也有人認為狼瘡性腎炎的發病與結核或鏈球菌感染有關。 (2)藥物:多種藥物與狼瘡性腎炎發病有關,但致病機制各不相同。 ①誘發狼瘡性腎炎癥狀的藥物有青霉素、磺胺類、保泰松、金制劑等。這類藥物進入體內,先引起變態反應,然后激發狼瘡素質或使潛在的狼瘡性腎炎患者發病,或使患有狼瘡性腎炎者病情加重,停藥不能阻止病情發展。 ②引發狼瘡樣綜合征的藥物有肼屈嗪、普魯卡因胺、氯丙嗪、苯妥英鈉、異煙肼、丙基及甲硫氧嘧啶等。這類藥物長時間大劑量使用后,患者可出現狼瘡性腎炎的臨床癥狀和實驗室改變,但發病機制尚未清楚。 (3)物理因素:約1/3 SLE患者對日光過敏,紫外線能誘發皮損或使原有皮損加劇,少數病例且可誘發或加重系統性病變。正常人皮膚組織中雙鏈DNA經紫外線照射后可發生二聚化,形成胸腺嘧啶二聚體,而去除紫外線照射后,可修復解聚。狼瘡性腎炎患者有修復二聚化DNA的缺陷,過多的胸腺嘧啶二聚體則可能成為致病性抗原。也有人認為紫外線照射可使皮膚細胞受損,抗核因子得以進入細胞內,與胞核發生作用,產生皮膚損害。另外,X線照射、寒冷、強烈電光照射也可誘發或加重狼瘡性腎炎病情。 (4)飲食:含有補骨脂素的食物,如芹菜、無花果、歐洲防風等,具有增強SLE患者光敏感的潛在作用;含有聯胺基因的蘑菇、煙熏食物、食物染料及煙草等可誘發藥物性狼瘡;含有L-刀豆素的苜蓿類的種子、新芽及其他豆莢類等也可誘發狼瘡。限制熱量及脂肪酸的攝入量可降低狼瘡性腎炎的嚴重程度,推測此舉可能對狼瘡性腎炎患者有益。 (5)其他:石棉、硅石、氯化乙烯及含有反應性芳香族胺的染發劑可能與狼瘡性腎炎發病有關。嚴重的生理、心理壓力皆可誘導狼瘡性腎炎的突然發作。"
2018-01-12 12:3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